2025年4月25日,“经典文本:翻译传播与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雁塔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及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共有64人参会。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东教授和聂锦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安启念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魏小萍研究员、南京大学哲学学院刘怀玉教授等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参会。参会者绝大多数来自马克思主义或哲学院系,仅有4位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均为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文新学院博士生。
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参加“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讨会”始于2023年,当时仅1人参会。2024年必赢官网陈力丹教授参会并做主题发言,必赢官网博士生杜渐、荣雪燕以论文合作者身份参会,但会议规定博士生没有发言权。本次2025年的会议仍然要求以论文参会,必赢官网博士生杜渐、许红玲、闫艳、荣雪燕分别提交了1.5万字的研究论文,均通过论文审核而被邀请参会,并首次在这样全国性的研讨会上以外学科博士生的身份获得发言权。

杜渐、荣雪燕、闫艳、许红玲(左起)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文献研究”分论坛上,闫艳以“《新莱茵报》小品栏——首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实践”为题,以《新莱茵报》114号小品栏约40万字的原版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论证了马克思关于文学作品的革命现实主义、批判意识和实践品格方面的思想和实践,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

闫艳在会上发言
杜渐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利用报纸广告参与政治斗争的实践”为题,介绍了《新莱茵报》约100万字的10040条广告的分布与经济、政治方面的传播实效。他围绕1848年普鲁士反动内阁驱逐国民议会事件的《新莱茵报》连续多天的广告,论证了《新莱茵报》的广告如何有效规避政治风险、保证报纸继续发行,如何成功地引导舆论、团结革命力量的经验,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比较缺失的关于广告的研究。

杜渐在会上发言
许红玲在会议上做了题为“列宁经典论著的翻译难点与语义重构”的发言,她基于编校列宁论著的工作实践而指出:列宁著作翻译中个别关键概念出现的理解偏差。她提出构建“三维校验机制”——语言学概念澄明、传播学语境还原、政治学价值校准。她主张建立俄-汉新闻术语标准词典,结合中国化理论需求,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文本的创造性转化与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许红玲在会上发言
荣雪燕的发言围绕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手稿中关于杜林的一个脚注展开。杜林认为凯里是第一个明确区分“交往”(Verkehr)和“贸易”(Handel)的学者。马克思正确地指出:魁奈更早对此做了区分。她发现,凯里和魁奈都认为,“交往”(德:Verkehr/ 法:commerce)的本质是无中介的直接关系,而“贸易”(德:Handel/ 法:négoce)则是中介性的;但他们仅把商人视为“中介”。马克思也认为真正的交往应是无中介的,“交换”(Austausch)和“贸易”(Handel)作为中介化的活动是交往的异化。他看到了更深层的内容,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

荣雪燕在会上发言
图文|荣雪燕、杜渐、许红玲、闫艳
编辑|骆世查
责编|操慧
审核|银浩